二十四節(jié)氣·尋味廣西丨小雪
春風化雨,夏露凝珠,秋葉紛飛,冬雪皚皚。自古以來,二十四節(jié)氣以獨有的韻律,編織著華夏大地的農耕史詩,承載著中華民族對自然的敬畏與智慧。廣西云-廣西日報特辟“尋味廣西·二十四節(jié)氣”專欄,從氣象維度探秘廣西,從新聞視角解讀廣西,圍繞二十四節(jié)氣進行全媒體報道,深入挖掘這一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深厚內涵,探尋農耕文明的深邃與自然的奧秘,傳承廣西獨特的傳統(tǒng)文化。

海絲古道 尋漁新路
合浦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fā)港之一
千百年來
漁民因海而生
向海而興

漁民出海捕撈。廖柳伶 攝
北部灣的饋贈從浪尖走向舌尖
得益于現(xiàn)代化的生產技術和完善的條件
這條“尋漁”之路已形成輻射全球海洋產業(yè)鏈
而這一切離不開電能等基礎要素的支撐

南方電網廣西北海供電局工作人員到北海玖嘉久食品有限公司開展上門服務,為企業(yè)穩(wěn)定用電保駕護航。廖柳伶 攝
平路運河劈山向海
翻開山海相融的新篇章
海上白色風機連成長龍
把海風變成電
沿著通江達海的電網一路點亮八桂大地的燈
國家綜合能源安全保障區(qū)加快建設
以源源不斷的穩(wěn)定電能撐起海洋經濟高質量發(fā)展
合浦:千年潮信系絲路鄉(xiāng)愁
《群芳譜》里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
這“雪”字落在紙上
竟化作了故鄉(xiāng)合浦的浪花
——那片見證過千年帆影的蔚藍

合浦海絲首港。陳振桂 攝
合浦的漁歌里藏著兩個傳說:
一個是"珠還合浦"的靈異故事
另一個是海絲之路的壯闊史詩

青少年學生在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參觀,感受文物的魅力。林啟波 攝
站在今日的合浦港區(qū)
仍能感受到歷史的余溫
新修的海絲文化廣場上
孩子們在帆船雕塑下嬉戲
"一帶一路"的標識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這或許就是文明的傳承
合浦從來不僅是地圖上的坐標
而是每個向往海洋的心靈共同的故鄉(xiāng)
啟帆清香渡 茶路貫山海
隨著小雪節(jié)氣的到來
東北季風輕柔地拂過北部灣的海港
此時恰是古代商船借風遠航的黃金時節(jié)

德保百粵驛道。廣西茶葉學會供圖
德保縣百粵坡的青石板路
被歲月磨得溫潤發(fā)亮
茶葉從深山運出
在田陽奉議官碼頭卸下
轉入右江水系
一一這便是廣西茶船古道的最初雛形
不僅是運輸方式的轉變
更是廣西從封閉內陸走向廣闊海洋的象征
形成了“山一江一海”一體化的文化地理格局。

田陽奉議碼頭,是德保茶馬古道所通之處。廣西茶葉學會供圖
平陸運河的即將貫通
為廣西茶產業(yè)拓寬了“茶船古道”
開辟了一條前所未有的“江海聯(lián)運”大通道
廣西茶船古道始終承載著
“山海相通、文明互鑒”的使命
讓山海相擁的故事在茶香彌漫中代代相傳
雪落潮生 古道未央
時交小雪
嶺南的晨霧里帶上了一層薄薄的清霜
在這天地氣息流轉的當口
心中浮起兩條歷史路徑
——一條是腳下沉睡了千年的瀟賀古道
一條是空氣中仿佛仍凝著余香的萬里茶道
馬幫的銅鈴曾在這里搖碎晨昏
商旅的足跡曾在這里踏平險阻
它是征伐的孔道、商旅的津梁
更是文化交融的河床

瀟賀古道。富川融媒體中心 供圖
如今
這歷史的沉香
遇著了時代的新火
這構建中的瀟賀古道新經濟帶
便是一盤順應天時、承接地利、凝聚人和的大棋

瀟賀古道入桂第一村——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zhèn)岔山村。富川融媒體中心 供圖
這不僅僅是一條經濟通道
更是一條生態(tài)廊道
文化走廊和民族融合帶
我們要創(chuàng)新區(qū)域協(xié)作的機制
搭建民族文化交融的平臺
凝聚起最為廣泛的發(fā)展合力
青棗樹下的茶馬往事
走遍田東縣平馬鎮(zhèn)橫山社區(qū)
何處還有古寨的痕跡
南宋時期
橫山寨是赫赫有名的茶馬大集
是南線茶馬古道的東端起點站
馬匹是冷兵器時代最重要的裝備

專家考證,瓦片出土于南宋時期。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 曹麗媛 攝
古城依右江而建
一面以江水為天然屏障
三面筑城墻圍合出百余畝方城
駐軍、官員在此聚居

曾經的城墻青棗樹郁郁蔥蔥。廣西云-廣西日報記者 莫迪 攝
“我們要讓歷史活起來。”
芒果資源圃、十里荷塘與橫山古寨
正被整合為農文旅融合發(fā)展示范區(qū)
游客還能在仿古驛棧中體驗宋代茶馬交易
VR技術讓游客“穿越”到南宋的橫山馬市
當現(xiàn)代科技與古老文明相遇
橫山古寨正以新的姿態(tài)
續(xù)寫著它的傳奇
云暗初成霰點微 旋聞簌簌灑窗扉

小雪節(jié)氣,從天而降的雨變成了雪。圖源:大作網
小雪時節(jié)
不僅地面上的露凝結成了霜
從天而降的雨也變成了雪
小雪節(jié)氣的雪往往落到地面就融化了
或者雨雪同降
因稱為“濕雪”“雨夾雪”
最能體現(xiàn)陰陽不交的氣象
是小雪的第一候“虹藏不見”
在陰陽判若兩極的小雪節(jié)氣
正是陰盛陽伏、陰陽不交的表現(xiàn)
正如農諺所說“瑞雪兆豐年”
有了雪
農人們對來年的產量就有了把握
小雪清寒 天地瑩然

初冬南寧晴空萬里。記者 周映 攝
小雪至,天漸寒
廣西也常受強冷空氣南下影響
遭遇大范圍大風降溫
寒意明顯
小雪時節(jié)
此時的雨水比立冬時節(jié)更少
我區(qū)受干燥的偏北氣流控制
就會迎來晴冷天氣
氣溫日較差大
夜間寒意襲人
對于廣西來說
小雪時節(jié)需要抓緊完成秋收收尾
加快冬種進度
科學規(guī)劃用水、加強防旱抗旱
做好果園管護和甘蔗的砍運榨調度等工作
八桂冬始俏 糍粑暖歲甜
小雪節(jié)氣
生活實踐中人們形成了適應小雪時節(jié)的生活習慣
廣西人以腌臘、打糍粑、曬魚干等習俗
將節(jié)氣融入生活的煙火氣中
演繹著人與自然相守的智慧

糍粑。圖源:大作網
“糍粑越打越黏,日子越過越甜”
道出了廣西靖西民間在小雪節(jié)氣最動人的儀式感
糍粑的造型亦蘊含深意
人們將糯米團捏成圓扁形狀、包入餡料
寓意家庭圓滿、五谷豐登
這成為連接農耕文明與當代生活的味覺紐帶

打糍粑。圖源:大作網
八桂大地以糍粑的軟糯
臘味的咸香、魚干的鮮醇
書寫著屬于南方的冬日詩篇
這既是人們對自然的順應與感念
更是千年農耕文明在節(jié)氣輪轉中的生動延續(xù)
小雪藏陽 溫養(yǎng)過初冬
小雪節(jié)氣悄然而至
此時陽氣潛藏
小雪節(jié)氣后的養(yǎng)生之道
核心在于順應“閉藏”規(guī)律
以斂陰護陽為根本
做好“藏”與“補”的功課
起居養(yǎng)生首重防寒保暖與規(guī)律作息
飲食調養(yǎng)講究“溫潤益腎,清內火”
需兼顧補腎與防燥
精神調攝需靜心養(yǎng)神
規(guī)避“冬季抑郁”
運動保健宜靜不宜躁
在這寒凝初至的時節(jié)
遵循“藏陽護陰”的養(yǎng)生原則
便能安穩(wěn)度過初冬
為來年健康筑牢根基


